砥礪身心 見證成長 —與測繪院共同走過的歲月(一)
- 分類:新聞動態(tài)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6-20 08:55
- 訪問量:
砥礪身心 見證成長 —與測繪院共同走過的歲月(一)
- 分類:新聞動態(tài)
- 作者:
- 來源:
- 發(fā)布時間:2022-06-20 08:55
- 訪問量:
我1996年南京地質(zhì)學校地圖制圖專業(yè)畢業(yè)分配到地礦局測繪大隊,現(xiàn)在掐指算起來22年之多。當初懷揣著夢想,也懷揣著忐忑來測繪隊報到,但很幸運報到之前我先見到了我們地礦局于龍江副局長,當時我心情澎湃在心底里給自己規(guī)劃了一幅宏偉藍圖,默默立志要干出一番成績,否則就對不起于局長。但自那次見過于局長之后,我就去野外分隊工作了,97年到福州就一直在福建工作,也一直沒有正式見過他。其實也一直想找機會向他匯報我的工作、生活、家庭情況,但不知道為什么一直沒有成行,大概是因為我工作不夠出色,成績不夠理想,就是這樣一種始終對自己不滿意的樣子,直到去年10月底我才在南昌正式見到了于局長。其實他已經(jīng)忘記20幾年前的事情了,但一講到我是小學弟,依然給與我關心。我今天為什么要講這個事情,有三層意思:一是感謝老領導老前輩給與我的關心和愛護;二是對于南京地質(zhì)學校的一種情懷,我在南京地質(zhì)學校學習的時間正好是我身心成長的關鍵時期,南京地質(zhì)學校良好的校風師風學風給予了我思想上的啟蒙和精神上的滋養(yǎng);三是除了對于南京地質(zhì)學校的一種情懷,我對我們地礦局、測繪隊、測繪院依然有一種情懷,測繪工作就是我的事業(yè),測繪院是我為之奮斗的集體,我始終是測繪院的人。
我到單位報到的時候,單位正在往南昌搬遷其實內(nèi)業(yè)制圖已經(jīng)搬遷到南昌了。為了從進賢麻山搬遷南昌,地礦局和測繪大隊是下了很大的力氣,在搬遷物色地盤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困難,我們楊隊長那一屆領導班子為此給局領導寫信集體辭職,為了單位的長遠發(fā)展而于個人前途和利益不顧,這是何等的壯舉。如果我們都是這樣的集體班子領導我們干事業(yè)那該多好啊!
我記得報到那天從南昌搭嵇總的儀征牌越野車到我們進賢大院,然后乘單位的大巴車到麻山,測繪大隊當時的辦公地點。進賢到麻山是砂石路,車子開起來一路的灰塵,到了麻山我看到了用紅色石條砌起來的辦公樓,我們先到人勞科辦理報到手續(xù),然后到后勤科領了床架就在宿舍里頭安頓下來了。晚上我們往后面的家屬區(qū)散步,全是一些低矮的平房,周邊都是魚塘和菜地,還聽到青蛙的叫聲。我從南京一下子來到這個偏遠的小山村心里涼涼的,一切美好的向往仿佛頃刻間被澆滅了。我一個學制圖專業(yè)的,要是能分配到制圖室在南昌基地那也好一點啊,但是繼而想一想,單位既然把我分到野外分隊自有他的道理,服從分配是我必須做到的,想到這,心中也就亮堂多了。
那個時候,單位有一個項目在深圳,野外分隊大部分的人都在那個測區(qū),但項目已經(jīng)接近尾聲了,正準備回遷進入下一個測區(qū):東鄉(xiāng)縣國土局地籍測量和調(diào)查。我就在麻山等大部隊回來,一起準備開往東鄉(xiāng)縣,就在我等待的期間遇到了我們測繪大隊的團委書記李中華,在聊天當中我無意間透露了我心底的困惑和迷茫,他就跟我說:是金子總會發(fā)光的。他這些鼓勵的話,在我情緒最低落的時候給了我信心,讓我鼓起了勇氣與我們野外分隊的同事一起開往東鄉(xiāng)測區(qū)。
我在學校是學地圖制圖專業(yè)的,到了東鄉(xiāng)從事測量工作我還是相當?shù)纳?,剛開始我跟著控制測量組干一些輔助的工作。最先開展的是四等三角控制網(wǎng)測量,劉樹良選點,我跟著他們看,我發(fā)現(xiàn)我們劉樹良的點之記做得非常漂亮,字寫的美觀圖繪得規(guī)整,我心里就在暗暗地給自己打氣要好好向他學習。但哪有這么簡單,他可是已經(jīng)有五六年工作經(jīng)驗,而且是野外分隊非常出色的技術員,要不怎么這么重要的工作會交給他呢,一想到這里我心里決心就更大了。四等三角網(wǎng)觀測是我們測繪院現(xiàn)任總工程師李國平親自上陣,劉樹良手工記簿,我跟著旁邊打傘遮陽、背儀器,我們使用的是索佳SET2C的全站儀,連同儀器箱大概有三十斤重。我記得有一次控制網(wǎng)要閉合到一個山頭的已知點上,大概趕了二三十里的路程,都是以自行車代步,控制點觀測完成后到傍晚,我們趕著下山。我記得我們劉樹良彎下身來跟我講要不要他替我背儀器,他之所以彎下身來大概是一整天下來背儀器騎自行車趕長路我已經(jīng)是筋疲力盡,儀器把我的身子壓得很低很低了,但我對他說沒事我可以的。我知道背儀器就是分配給我的工作,我一定要把他完成好,我咬著牙淚水在眼圈打著轉(zhuǎn),大概是晚上了也沒有被人發(fā)覺。
四等三角控制完成后,接下來我又參加了四等水準測量、一二級導線測量、圖根控制測量、地籍調(diào)查、地籍測量、地形測量、地籍圖手工編繪(裝圖)工作。記得這期間我們單位購買了四臺套天寶4600GPS接收機,單位選派了李總、王繼衛(wèi)、吳偉理、劉樹良、陳才明他們?nèi)W習培訓。因為培訓名額有限很多專業(yè)技術骨干都沒有參加,大概是我跟陳才明同年畢業(yè)而我沒有獲得他那樣的機會,我心里有一種失落,好像輸?shù)袅耸裁礀|西似的。但機會永遠是給有準備的人,后來要用GPS觀測的方法來驗證我們前面用全站儀觀測的四等三角網(wǎng),而前面參加培訓的人員都要忙于生產(chǎn)任務,于是我們李總安排我率隊觀測負責調(diào)度,我很好的完成了李總交給我的任務。現(xiàn)在回想起來心里依然深深的感激,包括97年被選派到福州參與房地籍數(shù)字測量試點的工作,都是李總給與我的寶貴機會。東鄉(xiāng)測區(qū)的整個經(jīng)歷,讓我回味無窮、受益終身,有很多幫助過我的人,尤其是我們李總、劉樹良、王繼衛(wèi)、吳偉理、蔡宏偉、張新、胡啟安等,我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。
1997年我們單位與福建省地質(zhì)測繪院協(xié)作開展福州市1:500數(shù)字房屋地籍測量(界址點中誤差3cm),單位選派了李總、吳偉理、楊建輝、祝太岳、陳才明還有我,組成6人試驗小組,從此翻開了我單位全野外數(shù)字測量的篇章。我記得我們的嵇總有一次出差到福州,他大概是早上七點多走進我們宿舍(我們野外分隊通常內(nèi)業(yè)工作和住宿是安排在一起,沒有分開),我還在睡懶覺,嵇總嚴肅地批評了我,大概意思是我沒有把責任攬到自己身上,對自己要求不夠。我后來更加體會到嵇總批評教育的意義:如果一個人對自身有更高的要求,他的責任和擔當是不一樣的。
1998年我擔任作業(yè)小組長,并積極向黨組織靠攏,得到黨支部的推薦進入黨組織考察培養(yǎng),但后來我們野外分隊黨支部書記胡啟安同志調(diào)回測繪隊隊部工作,野外分隊黨員人數(shù)不足黨支部撤銷并到測繪管理科,從此我就再也沒有找到黨組織了。大概是2013年左右,我們測繪院的組織部長萬雪華同志問我有沒有向黨組織靠攏的想法,我實情想告:我1998年進入黨組織考察培養(yǎng),雖然后來不了了之,但我始終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。
1999年擔任福州市1:500數(shù)字房屋地籍測量項目負責人,帶領10人左右的小分隊。福州市1:500數(shù)字房屋地籍測量項目2000年接近尾聲,我們單位野外分隊測量的重心開始逐步轉(zhuǎn)向浙江寧波地區(qū),經(jīng)過跟單位領導充分的溝通我作為業(yè)務員留守福州。
后來我跟單位的同事就很少在一起共同生活和工作了,現(xiàn)在想一想,這也是我一個很大的損失!
今天我們召開測繪院成立60周年紀念大會,也正好借此機會抒發(fā)一下自己的心意。我自1996年入職,與測繪院共同走過的22個歲月,與各位同事朋友共同經(jīng)歷和見證我們測繪院的發(fā)展,也是我個人成長很寶貴的經(jīng)歷,想起原來生活工作中的點點滴滴,倍感溫馨和珍惜!
單小平
二〇一八年九月三十日